喈喈黄鸟
(题图:《诗经名物图解》細井徇撰绘)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覃》上承《关雎》,是《诗经》的第二篇。诗中的“葛”既是豆科植物葛藤,学名“野葛”,分布于除新疆、西藏以外的中国大部分地区。中国原本没有棉花,葛藤茎皮纤维发达,古时和麻一起,是织“布”的原料,其块根富含淀粉,可制成“葛粉”。“黄鸟”,《毛诗》“传”曰“黄鸟,抟黍也。”何为“抟黍”?毛传语焉不详。至三国时,陆玑做《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说“黄鸟,黄鹂留也。或谓之黄栗留。幽州人谓之黄莺,一名仓庚,一名商庚,一名黎黄,一名楚雀,齐人谓之抟黍。”解释“黄鸟”为黄莺,也就是唐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