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山海螺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山海螺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山海吖,山海经之赤影传说白虎,
八千米海岸七厘米蔚蓝,谁会管你情深似海真。
最初 对《山海经》感兴趣其实还得从小说谈起。《山海高中》、《山海崽崽收容所》、《不可思议的山海》、《山海妖奇谈》等等的小说勾起了我对山海世界的好奇以及畅想。
后来又接触到了有关山海经题材的游戏,如《妄想山海》、《山海之痕》以及《九州八荒录》这些。同时,《山海经》又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在这些的影响下,我更加的好奇山海世界。
而我对鲲鹏、独角兽、混沌、飞廉、夔(kuí)牛、鬼车、重明鸟、当康、英招、化蛇、祸斗、蚣蝮、猰貐、虚耗、貔貅、负屃、螭吻、霸下、狴犴、蒲牢、狻猊、蜚、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当康、嘲风、睚毗、囚牛、蟠龙、蛟龙、螭龙、应龙、肥遗、白矖、麒麟、白泽、陵鱼、梼杌、穷奇、烛龙、精卫、狸力、举父、帝江、蛊雕、獓狠、饕餮等异兽也有了很多小的思路和想法。
当然,现在还是给大家介绍下《山海经》吧。
《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书,向来以怪诞著称。它的篇幅并不长,大约三万多字,但内容却是包罗万象,从地理、植物、医药、矿产,到神话、人物、方国、祭祀、风俗,堪称研究上古中国社会历史的宝库。然而,由于《山海经》索解匪易,自古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不但所载山川大多湮没无闻,而且很多名物也已不可考。所以,围绕着《山海经》的各种问题就越发显得扑朔迷离了。
据说《山海经》在古时是有图的。晋代的陶渊明曾经熟读过《山海经》,流览了那些补绘的图,为此他创作了13首《读〈山海经〉诗》,其第一首咏道: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且种,时还读我书。穷苍隔深辙,颇迥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故?这首诗中有着一派恬和的气氛,而主人公在这种气氛中“流观《山海图》”,感受到了俯仰宇宙之乐。陶渊明所“流观”的《山海图》,应当就是魏晋时人补绘之图。
《读〈山海经〉诗》第二首云: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是陶渊明所流观的《山海图》上的景象。
然而按照《山海经》曰: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西次三经》)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海内北经》)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大荒西经》)
从以上资料我们可知,《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原是一个“虎齿善啸”的异人,其所居之处也是一个“投物辄然”的可怖场所。而陶氏笔下的西王母却有着一副“妙颜”,所居也是“凌霞秀”的玉台,二者显然有着天壤之别,可见魏晋时的图与古图已相去甚远。
以上这些有点深了,简单点说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妇孺皆知的故事都源自《山海经》。《山海经》里面记载了1000多个邦国历史,550座山,300条河,600多个神怪人物的传记,总共囊括近5000种光怪陆离的鸟兽虫鱼、神仙精怪、奇花异草、金石矿物、山川河海、宇宙星辰以及异国奇闻,开创了中国古代图文叙事的先河。
瑰丽的《山海经》不仅给我们的心灵添上了五彩的梦,也给后世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自古以来,不少文人雅士都表现出了对它的喜爱。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自己对其“不敢言之”,陶渊明说读它是“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鲁迅说它是“巫书”,不仅写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专门根据它的内容写了小说《故事新编》;现当代也是如此:古力娜扎和张翰主演的《山海经之赤影传说》,口碑爆炸的动画片《罗小黑战记》,我们都能在其中看到山海经的影子。甚至我们之所以能接受《捉妖记》《盗墓笔记》等热门作品中关于妖兽的设定,也都来源于我们对于《山海经》构造世界的接受和默认。就连哈利·波特衍生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也出现了《山海经》神兽驺吾的形象。
所以我们说《山海经》是上天遗忘在人间的一本书是一点都没有过誉。虽然书中很多离奇荒诞描述,看着跟这个世界不着边,但实际上,它已经用这些荒诞离奇的描述,悄无声息地让后人去解读、研究,从而衍生出了值得人间考验的真理。好了,如果您也觉得《山海经》很神奇,请继续关注我。
本文系作者 @河马 原创发布在河马博客站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暂无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