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隶属于陕西省商洛市,地偏东南,距西安约130公里。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置上洛县。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称洛南县,因县城在洛河之南而得名。明泰昌元年(1620年),为避明光宗朱常洛的名讳,改为“雒南”。1964年9月,因“雒”字生僻,经国务院批准,“雒”改“洛”。

因仓颉曾在此造字,洛南有“汉字故里”之称,今洛南县保安镇眉底村有相关遗迹。本文辑录1996年《洛南县志》,乾隆十一年(1746)《雒南县志》,光绪年间《雒南县乡土志》相关涉及内容。

《洛南县志·文化篇·文物·石刻》:仓颉授书碑,现藏于县博物馆。此碑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高1.6米,宽0.65米。正面镌书“仓颉授书处”,背面为仓颉所造28字及建碑记。

《洛南县志·文化篇·古迹》:仓颉造字遗址与仓圣祠。仓颉造字出于炎黄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左史,是古代创造文字的一个代表人物。《帝王世纪》载有:“黄帝的史官仓颉,取象鸟迹,始制文字。”《策海·六书》载有:“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授)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荀子·解蔽》又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史料证实文字始于仓颉,仓颉造字于洛水之阴,阳虚山下。

玄扈山,位于洛南西北眉底乡(今洛南县保安镇眉底村)南境,北与阳虚山隔洛河对峙。史料记载在玄扈山阴石壁上刻有仓颉所造二十八字,传说秦国宰相李斯止识八字,即“上帝垂命,皇辟迭王”,其余二十字不识。

由于此古迹遍载典籍,知名度很高,所以,凡过往洛境的达官贵人,文客显士,无不瞻仰圣迹,拓印字形,以示风雅。每逢官吏至此,当地群众要为其练木排、搭高梯,以供敬赏者攀登观看,不论农事忙闲均要赋物服役,因众民不堪其骚扰,故有人乘雷雨天纵火焚毁,从此字迹模糊难辨。

清道光元年(1821),知县王森文从民间征得拓印真本,摹记勒石,树于阳虚山下许家庙村(今洛南县保安镇许庙村)。碑高1.6米,宽0.65米,正面题额为“龟风呈瑞”,下大书“仓颉授书处”,背面题额为“阳虚鸟迹”,下书二十八字。

洛南人为纪念仓颉这一文字初祖,于清光绪四年(1878)和光绪五年(1879)在县城东街建仓圣祠。祠内有正殿、享殿、大门,一院两进。整个建筑砖木结构,屋顶有花脊走兽,屋内雕梁画栋,气氛庄严肃穆。正殿奉“仓圣之神位”,陈绶题其额为“二肇造斯文”;享殿由陕甘督学许振伟题为“仓圣祠”。院内有自许家庙村移回的“仓颉授书处”原碑,并加盖碑楼树于左侧;右侧配设“敬惜字纸,功德无量”的醮炉,对称耸立,极为壮观。

民国时期仓圣祠成为国民党县党部办公处,今为轻工业供销公司住地。一邑名胜,历尽沧桑,盛况难再。现殿宇虽基本保持完整,但大门已经倒塌,仓颉授书碑已移存县博物馆内。

洛南保安镇的“仓颉授书处”和县城“仓圣祠”已由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隆雒南县志·卷二·山川》:中境之山,县西北百里连秦岭,而特起曰冢岭。即讙举山,洛水出焉。

迤东跨洛水之北曰阳虚山(古山名,洛南县北),传有仓颉造书于此,前有黑潭。

又东曰书堂山、曰孤山、曰石门山、曰罗家山、曰摩天岭又东曰大圣山。

越洛之南曰羚羊山,东曰元扈山。山与阳虚(山)对峙,石壁有仓颉古文,剥蚀不可辨。

《乾隆雒南县志·卷十·事类志·胜蹟》

《路史注》:元扈者,石室也,临洛水。

《黄帝录》云:黄帝坐元扈阁上,与大司马容光、左右辅周昌等百二十人临之,凤御图至帝前,黄玉为匣,署曰黄帝诏司命集帝行录,开之其文可晓。

《帝王世纪》:黄帝有土德之瑞即此。

《竹书纪年》云:黄帝感风后言,祭于洛水,见大鱼七日流于海,始得图者。

《山海经》:阳虚之山(洛南县西北)多金,臨(临)于元扈之水。

《雍胜略》云:仓颉造书于此。

《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外记》云:颉有睿德,生而能书,及长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之水,灵龟负图,出于水中,仓帝受之,遂究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跡,山川之灵,指掌而创文字,造为六书,书成龙藏、鬼哭,以有文字,恐人书之也,天为雨粟、雨金,以其洩天地之秘也。

注释:

元扈:又称玄沪、玄扈,山名,地处洛南县西。据《太平寰宇记》引《黄帝录》称,黄帝于此山拜受凤鸟衔来之图。

水名。源出玄扈山,因注洛水,故又名洛汭 。传说仓颉帝于此受灵龟负书。《山海经·中山经》:“ 阳虚之山 ,多金,临于玄扈之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河图玉版》曰:‘ 仓颉为帝,南巡狩,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 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玄扈山上石室名。《初学记》卷三十:“《春秋合诚图》:‘黄帝坐玄扈洛水上,与大司马容光等临观,凤皇衔图置黄帝前,帝再拜受图。’宋均注:‘ 玄扈,石室名。’”

《乾隆雒南县志·卷十一·艺文·古文》阳虚山石室二十八字。《金石古文解》曰:按《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文二十八字,景刻于阳虚之石室,李斯止识八字,曰“上帝垂命,皇辟迭王”,其余二十字斯不能识。

《雒南县乡土志·地理·县境分区》:城东南隅。祠祀仓圣,架笔有山,墨池如镜。

仓圣,始制文字之仓颉也,祠在城东南隅,光绪初奉文创建。祠南向徙靣(面)三峰崛起,俗名笔架山。祠前有池,非大旱池水不涸。

分类: 源码分享 标签: 暂无标签

评论

暂无评论数据

暂无评论数据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