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镇山:破解殷商十巫谜
古今注家如林立,无人全解十巫谜。笔者钻研伏羲裔,详析抛砖来引玉。
一提及巫师,今人会鄙视为捉神弄鬼搞迷信之人;其实古之巫师,是世代承传发扬高深莫测的伏羲文化,集上古综合知识于一身的帝王将相、侯伯首领、学识渊博、才艺卓群之人;仅殷墟巫卜甲骨文,今人只有极少数深研高攀尖端者才能辨识解意。
《国语.楚语》中对巫描述道:“其智能上下比义, 其圣能光远宣朗, 其明能光照之, 其聪能听彻之, 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 在女曰巫。”可见,在上古时期,巫是智者和圣者,其品德、见识、能力皆处于时代前列。由这么一群具有丰富知识和政事经验的人配合首领来治理部落邦族、联邦国家,对于上古时期的人们无疑是进步的体现。
“巴巫蛮道”尊殷商“十大巫师”。名扬世界的殷墟甲骨文,就是巫师卜辞,巫风笼罩了殷商文化,从朝廷到民间普遍以巫师卜筮占吉凶、决行动。《经籍纂诂》引《商书·伊训》:“时谓巫风。”传:“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者也。男曰觋,女曰巫。”又引《吕览·侈乐》:“作为巫。”音注:“医师在女曰巫。”又引《周礼·春官·序》“男巫。”注:“巫掌招弥以除疾病。”这说明古代巫的主要职责:一是事鬼神,包括占卜、祈祷、祭祀、歌舞以迎降神等;二是治病消灾。袁珂先生解释十巫“从此升降”说:“即从此上下于天,宣神旨,达民情之意。灵山盖山中天梯也。”
巫师文化发源于南方巴蜀楚地区,其代表作即《山海经》。鲁迅确切地评定为:“盖古之巫书。”
《大荒西经》:“有灵山(陕南安康市旬阳县境有灵岩寺,平利县境有灵宫殿,汉滨区境伏羲山北濮砣悬崖上有灵山庙遗址。古今注家以巴蜀楚人谓巫为灵,便化灵为巫,灵山即巫山,同属巴山南北一个文化区不列外。),巫咸、巫即、巫肦、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平利古称北巫县,境内有海拔921米的巫峰山;汉滨区境伏羲山北黄龙沟有巫十岩,险峻神奇,极顶云端有伏羲庙,十巫从此上达民情、下传圣旨),百药爰在(各种药物都在这里生长)。”
《中次八经》:“灵山(《说文》:“灵,巫也。”),其木多桃、李、梅、杏。”这四种果木,陕南为盛产之地;特别是桃木,巴巫取其材,制作各种驱邪的道具,甚至折来鲜活桃木枝条便可作为驱邪刑杖;俗谓食桃有益而过量食李、梅、杏有害:“桃饱人,杏伤人,李梅树下抬死人。”桃象征长寿。《荆楚岁时记》:“桃树者,五行之精,压伏邪气,制百鬼也。”
《海外西经》:“开明(鳖灵在汉中南郑即位后蜀王之号,汉杨雄《蜀王本纪》:“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帝生卢保,亦号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晋郭璞注此六巫说:“皆神医也。”袁珂先生对照前引“十巫”姓名解释说:“十巫中有巫彭即此巫彭也,余巫礼,郝懿行以为即巫履(礼之义履也),巫朌即巫凡(肦与凡音近),巫谢即巫相(谢与相声转),十巫与此六巫名皆相近。”
巫咸。从皇古到殷商,巫咸是个世袭名号。始祖即《海内经》“大皞生咸鸟”;《路史》“伏羲生咸鸟”。《世本》:“伏羲后,巴;咸鸟,巴人之先。”陕南安康市伏羲山上有咸鸟山咸巴祠。伏羲山西北巫梁殿所在天池山绝顶之咸池,相传为巫咸沐浴处;《楚辞•九歌•少司命》“与女沐于咸池”,汉王逸注:“咸池,盖天池也。”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金州知府萧汝舟命举人华宗元撰碑《修理天池山迎真观圣殿落成记》:“金州,古安康地。城东南五十里有山,曰天池山也。是名山也,为其绝顶有灵河水也。其地则山环水绕,云飞烟锁,草木发幽谷之香也。水映长天之色,诚秦头楚尾之一奇特也。”
巫咸族立国于皇古,《海外西经》:“巫咸国在女丑(即平利县中皇山之女巫)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即经常攀登朝拜的庖羲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则巫咸国者,乃是以咸鸟为首的十个巫师所治之国。后由咸鸟的孙子后照(伏羲山主峰北有照毕山—即后照毕兹山,巴语谓伏羲为“毕兹”)始立巴国。四川也有巫咸山巫咸祠,说明巫咸国管辖巴山南北。巴语谓咸为“盐巴”,相传巫咸为发明制盐的工艺师。
巫咸族在三皇五帝时代便人才辈出,《世本.氏姓篇》:“巫咸,伏羲之后,伏羲作卦始有筮,其后裔巫咸善占筮。”《世本•作篇》和《吕氏春秋•勿躬》均说“巫咸作筮”。《说文》:“古者巫咸初作筮。” 巫咸后代以占卜家、占星家和医学家为炎黄大臣,宋罗泌《路史》:“神农使巫咸主筮。”《归藏•启筮》:“昔黄神与炎神争斗琢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乙己占•天占》:“黄帝(臣)巫咸咸石氏。”《庄子•逸篇》:“黔首多疾,黄帝立巫咸以通九窍。”《世本》:“巫咸,尧臣也,以鸿术为帝尧之医。”
巫咸族在夏朝时代与居于妫墟(《帝王世纪》:“安康谓之妫墟,或谓之姚墟。”)的帝舜后代融合,建立虞巴微国。“微”取自天文学名称紫微星,含义紫微正照。之所以仅见典载夏商周三朝巫彭族有封国,而不见巫咸族封国,是因为巫咸族融入微国三朝皆受封。《楚辞》:“问大微之所居。”“吾将求彭、咸之所居。”
巫咸族在殷商时代出了两位宰相,屈原《离骚》“巫咸将夕降兮”,王逸注:“巫咸,古神巫也,当殷中宗之世。”三国蜀谯周《古史考》:“庖牺氏作,始有筮,其后殷时巫咸善筮。”巴巫蛮道传说:“巫咸始篆龟壳文。”商代有两位巫咸(贤)为相,《史记•殷本纪》:“帝太戊立(汤五世孙)。伊陟赞于巫咸(老相伊陟卸任时推荐巫咸为相)。巫咸治王家有成(甲骨文谓咸戊,以伏羲文化的承传人为殷商用筮占卜的创始者,也是灿烂辉煌的甲骨文之创始人,后世传有他测定的恒星图)。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帝祖乙立(汤六世孙),殷复兴,巫贤任职(咸戊后代)。”《史记•天宫书》:“昔之传天数者:殷商,巫咸”。
《 太平御览》引《外国图》:“昔殷帝太戊使巫咸祷于山河,巫咸居于此,是为巫咸民。去南海万千里。”巫咸还是出国渡海漂洋的先驱。
巫即,即巫阳,巴巫谓巫吉阳。发详于陕南安康市平利县中皇山东吉阳巫峰山。平利古称“北巫县”。清光绪初年长安举人、平利教谕张延功《吉阳留别》中有诗句:“巫峰山下云飞处,听唱骊歌出吉阳。”即吉阳骊山之歌,中皇山女皇氏“继兴于骊”之山。巫阳司招魂,《楚辞•招魂》:“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天地四方,多贼奷些!’”。伏羲汝皇中皇山区流传的巴巫蛮道作招魂法事崇奉巫即即巫阳谓之巫吉阳为祖师。
巫肦,即巫凡,亦即樊氏。发祥于陕南安康市伏羲山北樊家山。俗传“巫肦千里眼”,“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商代铜头像巫肦双目如柱,极可能是用水晶发明望远镜的巫师。后来帝舜子无淫在此建立巫臷民之国,《大荒南经》:“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肦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海外南经》:“臷国,其为人黄。”《世本》:“臷,商时侯国也。”巫肦也是巫咸族所属部落,与帝舜后世有虞族融合为虞巴微国,《尚书.牧誓》载参加周武伐商纣有“微”。《金石录》载东汉建安十年《樊敏碑》:“肇祖虙戏(伏羲)。”汉滨区县河镇有樊庙。平利县巴山有樊溪河。
巫彭。虎巴彭国人,彭人以发明板楯彭牌而著名,发祥于陕南安康伏羲山区板楯垭、五虎山、老虎寨沟和平利县刁彭沟、刚彭沟、白虎山、白虎岩、灵宫殿以及旬阳灵岩寺。《世本.氏姓篇》:“彭氏,大彭之后。”
《世本•作篇》和《吕氏春秋•勿躬》均说:“巫彭始作治病工。”《说文》:“古者巫彭初作医。”《吕氏春秋.审分览》:“巫彭作医,巫咸作筮,此官者,圣人之所以治天下也。”古医字作毉,从巫;巫医本一职。殷墟甲骨文所载的巫彭,当是殷商王朝国家医官。
明弘治年间旬阳县令蒋昺撰灵岩寺灵芝亭石碑:“殊草应佳祥,灵根赛王香;去华夺金紫,服食致年长。”巴巫视灵芝为起死回生的不死之药。《淮南子•地形训》:“南方有不死之草。”“(昆仑墟)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之隅。”高诱注:“横或作彭,受不死药器也。”唐诗人李贺《恼公》:“买药问巴賨” (虎巴彭人别号“巴賨板楯蛮”)。
此外,《尚书.牧誓》载参加周武伐商纣有“彭”。《史记.秦本纪》:“秦武公元年(前697年),伐彭戏氏,至于华山下。”《华阳国志》和《后汉书》载参加汉中王刘邦还定三秦有“巴賨板楯蛮”。
巫姑,即女祭,或谓药妇。以凤凰为图腾的“华胥氏之国”继承者凤巴蜀人。发祥于伏羲山北药妇坪和中皇山东南药妇山,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八九:“药妇山,《寰宇记》:在平利县东南八十五里。《周地图》云:有夫妇携子入山猎,其父落崖,妻子将药救之,并变为三石人(石雕像),以此得名。今顶上有古仙石药臼尚存。”其山“药妇云峰”海拨1930米。巫姑发明了药浴疗法。
《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平利县有“仍羽人”地名海拔1202米的人凤岩,并有“丹丘”古地名海拔1817米的红崖尖;丹丘是“华胥氏之国”圣地,始立国于旬阳蜀河、丹穴、赤岩一带;继国沿汉水而上至汉阴凤凰山一带,汉阴简池红崖亦即丹丘,为赤红山崖,山势悬孤,山腰凿洞建庙,俗谓红崖寺;有石梯千级(天梯)可登临,俗谓天梯;明弘治年间汉阴贡生、授内江训导、升文水教谕、澄州学政郭曰珍《过红崖古道》:“谁把山崖染作丹,如屏似帐峙溪边。高僧凿洞烟霞古,太守遗碑绢色篇。回环玉带通三楚,飞瀑银河落九天。相携缓步云所出,疑是天台采药还。”旬阳县有与相关的“红岩”“红号”两处新石器遗址。
“华胥氏之国”的继承者在汉水上游建立凤巴蜀国,《华阳国志.蜀志》:“蜀之立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殷墟甲骨文有卜辞:“蜀不受其年?王占曰:蜀受年。”《尚书.牧誓》载助周武伐商纣有“蜀”。古史大师顾颉刚《牧誓八国》:“周武王伐纣之蜀,乃是汉水流域蜀人,而不是岷江流域蜀人。”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与工同意。”徐锴称:“口以歌,手以舞也。”译:巫是祷告神灵赐福的人;女子能侍奉无形的鬼神,用舞蹈使其显灵,称为巫;象形字,象人舞动双袖跳舞;与工字取义相同,虽事无形,亦有规矩,故从工。徐锴称:口中歌唱,双手挥舞。音乐舞蹈源于巫师,唱歌跳舞既娱神又娱人。
巫真,即郑氏。发祥于陕南安康伏羲山东郑家河,后兴“丈夫国”于岚皋县南宫山。《大荒西经》“有丈夫之国”。《海外西经》:“鹚鸟、詹鸟,其色黄,所经国亡。在女祭北。鹚鸟人面,居山上。一曰维鸟、青鸟、黄鸟所集。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淮南子》:“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丈夫民。”高诱注:“丈夫民,其状皆如丈夫,衣黄衣冠,带剑。”
《淮南子•务修训》:“庖羲制九针。”巫真是发明针灸的伏羲传人。因此《黄帝内经•素问》说:“九针者亦从南方来。”汉滨区张滩镇刘家湾汉墓曾出土灸疗银针20余枚;汉阴县小街汉墓曾出土一铜笥内盛银针30余枚,被一乡医用于灸疗仍有奇效。
《汉水巴人民歌》:“南宫山里虎生威,巫师真人佩剑归,谁敢欺我丈夫国,教他三魂七魄飞。”反映巫真也是一位武将,并且是道具的发明者:“南宫丈夫巫真仙,牛山炼铜铸宝剑;巴道念经驱邪恶,舞火耍剑巫真传。”表明了商代巴人就能技术熟炼地开采冶炼牛山铜铸宝剑。岚皋县南宫山与汉滨区牛山仅汉江一水之隔,1954年前苏联派遣专家组赴牛山勘探认为蕴藏丰富的世界稀有紫铜大部分已被古人开采,与之前1903年美国加尼基研究院派遣维里士和布拉瓦尔特赴牛山考察得出世界稀有的大型紫铜矿床已被古人采乏的结论一致。巴佬俗话说:“青铜没有紫铜值钱!”在殷商王朝铸造青铜器的时代,四川广汉“三星堆”却出现大量紫铜器,巴蜀地区开采紫铜冶炼铸造技术显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巫礼,即巫履,《说文》:“礼,履也,所以祀神致福也。”发祥于陕南安康汝皇山南脚印梁、雷泽赫嫁拐及伏羲山北“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三叉河;后兴于汉滨江北五里,有与其相关的“王家砭新石器遗址”。巫礼系行使“五礼”的巫师,《周礼•大宗伯》所载五礼为:“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即“以吉礼事邦之鬼神祗,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世本.作篇》:“汤作巫礼。”证之巫礼为殷商国家掌管“五礼”之官。
巫抵,即巫祇。发祥于陕南安康伏羲山北黄龙沟巫十岩、地母庙一带。 巫祇掌管祭祀地祇,即地母(滋生万物的大地母亲)。《说文解字》:“祇,地祇,地出万物者也。”《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礼。”《礼记》:“南郊祀天,则北郊祭地矣。祀天就阳位,则祭地就阴位矣。”《尸子》:“天神为灵,地神为祇,人神为鬼。”《史记.司马相如传》:“故圣王弗替,而修礼地祇,谒款天神。”《后汉书.祭祀志》:“(建武)三十三年正月辛未,郊,别祝地祇。”《太平御览》引《物理论》:“地者其卦曰坤,其德曰母,其神曰祇。”
巫谢,即巫相,亦即相氏。发祥于陕南安康伏羲山北相氏庙到谢家梁一带,后居中皇山“女丑”地。《大荒西经》:“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海外西经》“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山海经》是远古《山海图》的解说词,图画中天上有十日,山上有因求雨而暴晒的女巫,因为长期干旱太阳似乎比往常酷热十倍而晒死求雨的女丑。伏羲山区流传的巴巫蛮道作开路法事崇奉巫谢即巫相为祖师。平利县巴山有海拔1542米的相氏寨。
《世本.氏姓篇》:“谢,任姓。”《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实司大皞之祀。”三国杜预注:“司,主也。大皞,伏羲。任国,伏羲之后,故主其祀。”紫阳县有任河。
“谢”即祛除之意,主驱疫、开路之巫,《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东汉郑玄注:“葬使之道(导)。”《三教搜神大全》:“开路神君乃是《周礼》之方相氏也。”
黄帝次妃嫫母为方相氏,因其貌丑而成逐疫驱鬼之神。《琱玉集•丑人篇》:“嫫母,黄帝时极丑女也。锤额顣頞,形簏色黑,今之魌头是其遗像。而但有德,黄帝纳之,使训后宫。” 《吕氏春秋•孝行览》:“嫫母执乎黄帝,黄帝曰: ‘厉女德而弗忘,与女正而弗衰,虽恶奚伤’?”《淮南子•修务训》:“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悦者,西施;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嫫母”。《说山训》:“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三教搜神大全》:“相传轩辕皇帝周游九垓,元妃嫘祖死于道,召次妃嫫母监护,因置相以防夜,盖其始也。俗名险道神,一名阡陌将军,一名开路神君。其神身长丈余,头广三尺,须长三尺五寸,须赤面蓝,头戴束发金冠,身穿红战袍,脚穿皂皮靴,左手执玉印,右手执方天画戟,出柩以先行之。能押诸凶煞恶鬼,藏形行柩之吉神也,留传于后世矣。”唐王瓘《轩辕本纪》:“帝周游行时,元妃嫘祖死于道,帝祭之以为祖神。令次妃嫫母监护于道,因以嫫母为方相氏。”巫谢即巫相与嫫母同族。
巫罗,虎巴彭国罗族人。在陕南安康伏羲山北青要山“女子国”之地。《大荒西经》:“有女子之国。”《海外西经》:“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因下文紧接“轩辕之国”可知为黄帝正妃嫘祖和次妃嫫母),水周之(在汉水南岸,支流纵横)。一曰居一门中(女子国巫罗,与巫彭族嫘祖及巫谢(相)族嫫母同出于伏羲一门;另一层意思是嫘祖和嫫母同处一宫)。”
《中山经•中次三经》:“青要之山(汉滨青碌山遗址,俗称青山寨、青山套),实惟帝之密都(黄帝亲密的后宫)。是多驾鸟(凤类,俗称驾鸡)。南望墠渚(西南有鲧之山,东南有鲧之沟),禹父之所化,是多仆、罗、蒲、卢(此地邻近有巴里、巴庙弯、巴卢垭上濮砣、下濮砣等古地名,则是禹父鲧教化了濮、罗、卢族巴人,而融合为夏巴卢国)。 (山神鬼)武罗司之(武罗是夏代初期虎巴族长,此应为商代虎巴女子国族长巫罗,主祭先祖武罗神庙;《海外北经》:“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骈雅》:“青虎谓之罗罗。”《天中记》:“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腰而白齿,而穿耳以鐻(耳挂金环),其鸣如玉(佩饰碧玉,《安康县志》:“青碌山在府东四十五里,有碧钿、青绿诸洞,唐宋以来,每岁采办。”)。是山也,宜女子(女子国)。畛水出焉(青山沟),而北流注于河(俗称汉江河)。其中有鸟焉,名曰鴢,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状如葌,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巫罗既掌管祭祀祖先神,又是巫医,能治疗不育不孕而保胎宜子,也是最早发明养生养颜的美容师。巫罗是位杰出的女首领,她树起祖先夏代初期族长“武罗神牌”为凝聚力,管理虎巴罗族女子国部落,兼管邻近夏巴卢国和蛇巴濮国的三个部落,为四部落联盟大酋长,可谓巾帼英雄,虎巴又一位“西王母”。
此外,虎巴罗族在夏商周三朝都有封国,《世本.氏姓篇》:“武罗氏,夏有武罗国,其后氏焉。启土罗国”(为夏启王始封国。武罗是大禹曾孙夏帝相的宰相,《左传.襄公四年》载后羿篡夺夏政“弃武罗而用寒浞为相”)。商代封罗侯国,“罗侯氏,罗国,其后氏焉。”罗系虎巴彭国部族,参加助周灭商“牧野之战”,西周因其功既封罗国又命朝官,“大罗氏,周大罗氏掌鸟兽,其后氏焉。”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与罗国从湖北荆山到竹山,进行漫长持久反复拉锯式争夺战。直到秦汉时期罗仍是大姓豪族,《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至高祖为汉王,发夷人还伐三秦。秦既定,乃遣还汉中。初为汉前锋,数陷阵。俗喜歌舞,高祖观之,喜曰:‘此乃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龠舞也。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余口乃岁入賨钱,口四十。遂世世服从。”
黄镇山:破解殷商十巫谜-美篇
百度、今日头条转载
2020-06-17
黄镇山:破解殷商十巫谜
凤凰新闻
资讯传媒视点2020-06-17 09:54
百度转载
黄镇山:破解殷商十巫谜
手机搜狐
媒介之言2020-06-17 09:55
今日头条、百度转载
黄镇山:破解殷商十巫谜
一点资讯
传媒视点2020-06-17
本文系作者 @河马 原创发布在河马博客站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暂无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