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吗(守山大叔简历介绍)守山大叔简历图片,大山“微小学”的“守山人”夫妻双双查出肝癌,因为天天早上吃鸡蛋?医生惋惜:无知害了他们,毕业诗 幼儿园教案,

陆成文在岩脚教学点的办公室里写教案(9月6日摄)。 路在山腰盘旋,海拔逐渐上升。到了山间,一块平地豁然开朗,梯田层叠,稻谷金黄,岩脚教学点出现在眼前。 岩脚教学点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沿山镇的一所“微小学”,本学期有28名学前班孩子和6名一年级学生,陆成文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在编教师。 2012年,刚大学毕业的陆成文主动选择考到偏僻的岩脚教学点,原来的代课老师转为工勤岗,主要负责学生营养餐等后勤工作。 岩脚教学点所在地是一个高山苗族村寨,学前班的孩子刚来上学时不会说普通话,陆成文就用自学的苗语一遍遍进行双语教学,引导孩子们学习汉字、讲普通话。 11年来,身为共产党员的陆成文默默坚守在此。他既是老师又是孩子们的“保姆”,除了日常文化课,还负责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同时还得兼顾学校的营养餐采购、学生安全等工作,在偏远农村教育一线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陆成文在给一年级学生上数学课(9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陆成文(右)在学生家中家访(9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陆成文护送学生放学回家途中经过一片稻田(9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陆成文与学生在体育课上做丢手绢游戏(9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陆成文(右)与工勤人员潘德禄搬运从乡镇集市上选购回来的学生营养餐食材(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陆成文在体育课上指导学生如何投篮(9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陆成文(左二)、工勤人员潘德禄(左一)与学生在腊利梯田上写生归来(9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陆成文带领学生在学校后山的腊利梯田写生(9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陆成文在写字课上展示一年级学生的书法作品(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陆成文在一年级写字课上指导一名学生书写(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陆成文组织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投篮(9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陆成文与学生在教学点升旗(9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陆成文在乡镇集市上选购学生营养餐食材(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本文系作者 @河马 原创发布在河马博客站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暂无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