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天气炎热,湿度大,生猪对热的耐受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好,容易导致其发生中暑现象。如果你发现猪猪呼吸急促,眼结膜潮红,或充血。体温升高到42至43度,口角周围有白沫,倒地或站立不动,可能就是中暑了。

下面祺茂堂生物小编就具体来说一下,夏季猪场发生中暑怎么办?防治措施都有哪些?

一、夏季猪中暑的病因和原因

该病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夏季, 主要是由于猪舍狭小,猪只多,过分拥挤,外温过高,猪圈又无防暑设备或夏季放牧、车船中运输防暑措施不得力。

强烈日光直接照射等原因引起,尤其在气温高、湿度大、饮水不足时更易促进本病的发生。

一些猪舍没有防暑设施或猪舍的通风换气功能不好, 或猪只处于密闭的车船运输箱体内, 空间狭小、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原因。日光照射过于强烈且湿度较高;猪受日光照射时间长,或猪圈狭小且不通风,饲养密度过大。

长途运输时运输车厢狭小,过分拥挤;通风不良,加之气温高、湿度大,引起猪心力衰竭等都容易发生猪中暑的症状。

B射病和热射病多见于心脏虚弱及过肥的猪。从北方引进南方的猪种,由于适应性不强,也易发生本病。

夏季猪中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猪舍通风不够;存栏生猪太多;生猪饮水过少;圈舍不卫生;猪舍建造不科学,活动场上方没有搭凉棚等。

猪舍太小或窗户太少,猪圈小,栏存生猪密度大,猪体散热多,造成局部气温升高。

缺少饮水;猪场在夏季供水量不足会引起猪中暑的情况;

饲料容易变质;养殖工人没有专业的技术,一旦发现猪不吃,只知道按常规疾病治疗,没考虑到饲养管理因素。

猪舍建造不科学,活动场上方没有搭凉棚。

二、猪中暑的临床症状

中暑常发生于闷热的夏季,一般是早上正常,下午突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喜卧湿地。前期伴随呼吸困难,喘的厉害,后期出现痉挛,共济失调。

临产猪、哺乳母猪、有肢蹄病的猪很容易发生,这些猪往往成为信号猪。此病的发生,与猪体的产热、散热不平衡,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炎热的夏季,猪过度疲劳,特别是长途运输、追赶以及猪舍狭小、圈猪过多、通风不好而影响体温散发,均能促进发病。

突然发病,呼吸、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眼角膜充血,口吐白沫,不安、身抖出汗,瞳孔放大,神志不清,走路摇晃不稳、卧地不起,常因治疗不及时、心脏衰弱很快死亡。

轻者在病初迅速给予适当治疗,可在1~2日内逐渐痊愈。

猪只经过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或在高温密闭不通风的环境中滞留过久, 会突然发病, 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 体温升高至42℃以上, 触摸皮肤烫手, 全身出汗, 心跳加快, 神志不清, 步态不稳。

口吐白沫, 流涎, 呕吐, 结膜充血或发绀, 瞳孔先散大后缩小。重者倒地不起, 四肢呈游泳状划动, 如果治疗不及时, 数小时内死亡。剖检可见, 病猪鼻内出血样泡沫, 肺水肿、脑部高度充血或水肿。

有研究表明, 当外界温度达到31℃时,猪的体温就会急剧上升, 当外界环境湿度达到65%、气温达到35℃时,猪只的体温会急速升高至濒死临界值41℃。

温度的升高促使猪只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积聚大量的代谢产物,很容易导致酸碱平很紊乱和自体中毒。

温度升高使呼吸和血流加快, 引发肺脏充血、水肿, 以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猪中暑后表现精神沉郁,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皮肤干燥,常出现呕吐,体温升高,呼吸迫促,黏膜潮红或发紫,心跳加快,狂躁不安。特别严重者,精神极度沉郁,体温升至42℃以上,进一步发展则呈现昏迷状态,最后倒地痉挛而死亡。

凡在气候酷热的盛夏,有上述原因而突然发病者,应考虑本病。临诊上应注意与脑膜炎区别,中暑是由于强烈日光照射或天气闷热而引起大脑中枢神经发生急性病变,与脑膜炎相似,但将病猪立即移至凉爽通风处,并用凉水浇洒头部和全身。

轻症病例,很快就能恢复,较重者亦能逐渐好转,且本病只发生在炎热夏季。而脑膜炎不只发生在夏季,采取上述降温措施效果不明显。

1、刺激疗法:对发生中暑后处于昏迷状态的病猪,可用适量的生姜汁、大蒜汁或氨水放置于病猪的鼻前,任其自由吸入,以刺激其猪的鼻腔,从而引起猪打喷嚏,促使其苏醒。

2、凉水疗法:如中暑病猪的体温过高则应以物理性降温为主,可用冷湿毛巾敷在中暑病猪的头部或左胸心区,也可用凉水或自来水浇淋中暑病猪的全身、头部和胸部,或用凉水或自来水给予中暑猪进行直肠灌注降温,直到病猪的体温下降到38.5℃-39℃为止。

3、放血疗法:猪发生急性中暑后,应迅速将中暑猪转入到通风阴凉处,可剪去中暑病猪的耳尖或尾尖放血100-200毫升,同时每头病猪用十滴水5-10毫升兑适量的清水内服。

4、通风:由于保温的措施,很多时候猪舍处于封闭状态,导致猪舍空气质量不好,引起呼吸道疾病,所以,通风与保温相协调尤为重要。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时长进行通风,安装排气扇、通风管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通风问题,一方面降低猪舍氨气浓度,另一方面避免过度导致温度降低,达到舒适的猪舍环境。

5、中药疗法:猪发生中暑后,可用鱼腥草、野菊花、淡竹叶各100克,桔子皮25克,煎水给予中暑病猪内服;或用六月霜、车前草各100克,香藿、藿香各25克,煎水给予中暑病猪内服。

或用鲜马莲根50-100克,洗净后煎水,去渣,一次性给病猪内服;或用绿豆粉100克、醋50毫升,猪胆1个,用井水调匀后一次性给病猪内服。

6、针灸疗法:猪发生中暑后,可取猪的主穴人中、天门、血印、耳根、尾尖、尾木,并配以取涌泉、滴水、鼻水、鼻梁、八字进行针灸疗法。

7、将病猪立即转移到通风、阴凉处,用井水浇头或灌肠;口服大量1%-2%凉盐水或清凉剂;避免光、声音刺激和兴奋,保持安静的环境。

8、应建科学化,标准化的猪舍,周围应留足窗户;圈栏存生猪不宜过多,密度应合理化;给足清洁饮水,应适量加入食盐,有条件的定期给猪喂些西瓜、绿豆汤等降温防暑料。

9、猪舍内应勤打扫,搞好清洁卫生,池内应常换水,让其自由洗浴;搭好凉棚,若是恒温猪舍,除了盖好纱网防蚊虫外,还应在猪活动场上方搭凉棚,如有葡萄、丝瓜、葫芦等藤蔓类植物上架,则防暑效果更好。

夏季猪应激有哪些症状?

1、猝死性应激综合症:多发生于运输、预防注射、配种、产仔等受到强应激原的刺激时,并无任何临诊病症而突然死亡。死后病变不明显。

2、恶性高热综合症:体温过高,皮肤潮红,有的呈现紫斑,黏膜发绀,全身颤抖,肌肉僵硬,呼吸困难,心搏过速,过速性心律不齐直至死亡。死后出现尸僵,尸体腐败比正常快,内脏呈现充血,心包积液,肺充血、水肿。此类型病症多发于拥挤和炎热的季节,此时,死亡更为严重。

3、急性背肌坏死症:多发生于兰德瑞斯猪,在遭受应激之后,急性综合症持续约2周左右时,病猪背肌肿胀和疼痛,棘突拱起或向侧方弯曲,不愿移动位置。当肿胀和疼痛消退后,病肌萎缩,而脊椎棘突凸出,几个月后,可出现某种程度的再生现象。

4、白猪肉型:病猪常常表现为尾部快速的颤抖,全身强拘而伴有肌肉僵硬,皮肤出现形状不规则苍白区和红斑区,然后转为发绀。呼吸困难,甚至张口呼吸,体温升高,虚脱而死。死后很快尸僵,关节不能屈伸,剖检可见某些肌肉苍白、柔软、水分渗出的特点。

夏季猪应激和猪中暑怎么预防?

猪在出现应激反应时很容易继发其他的疾病,所以我们给猪群提高免疫力很关键。我们可以定期地给猪饮水使用:清瘟败毒散+黄芪多糖,就可以有效提高猪的免疫力,预防猪在应激时出现的各种疾病。

清瘟败毒散,由生石膏、生地黄、水牛角、黄连、栀子、牡丹皮、黄芩、连翘、桔梗、甘草等中药按照君、臣、佐、使原则组方而成。

可以清热解毒,消除猪的热应激,防治猪群因热应激而导致的一系列猪病以及畜禽热应激反应。

以上内容由济南祺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联系电话17615829125!

分类: 源码分享 标签: 暂无标签

评论

暂无评论数据

暂无评论数据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