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咸阳市公交爱心卡办理标准)咸阳爱心卡怎么办理,爱心专座这道题,咸阳市教育局答得不怎么样,群众反映问题被教育局要求撤下,
今天是2017年9月19日,星期二,农历七月二十九,小雨,15~28℃,空气质量50,优。
▼▼▼
近日,咸阳市教育局一份名为"咸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生 遵守交规 文明出行 专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的文件引起了网上的热议。通知第一条要求:严禁学生在"爱心专座"落座。"爱心专座"是给老、弱、病、残、孕等人群设置的专门座位,必须为五类人群预留,即便"爱心专座"无人使用,中小学生也不得坐用。
坊哥经过艰苦的寻找,终于找到了这个通知的截图版,原文已经从咸阳市教育局官网撤下了,互联网上也基本找不到了。文件第一段的内容交代了通知出台的背景,9月8日上午在全市创文迎检重点任务交办会议上获悉,2017年全国文明城市国家验收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全市进入迎检状态,根据大会精神,结合近期创文检查发现的问题,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遵守交规 文明出行”专题教育活动。
至此,坊哥终于搞清楚了文件出台的目的,原来是创建文明城市检查中发现了问题,结合问题出台的整治措施。坊哥觉得文件出台的没有问题,创文在即,从中小学入手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号召全社会形成文明出现的行为规范,只是一刀切的盲目禁止学生不坐爱心专座似乎有些教条,也有些脱离实际。很显然咸阳市教育局的这道题没答到点子上,当然也不算大错特错,只是情理上不太那么能过得去,培养一下学生谦虚礼让的习惯,让学生适当吃点苦也情有可原。
更离奇的是在后面,文件一发立即引起了媒体的围观,面对围观咸阳市教育局就有点心虚了,一不小心就把原文件给删了,网上的相关文件的信息几乎荡然无存。这就好比一个学生试题答案没写好,然后直接把试卷给销毁了。
陕西省社科院专家王晓勇接受208坊采访时认为,咸阳市教育局这个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让中小学生懂得礼让,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考虑欠周。中小学生得分开看待,年龄较小的学生也是需要社会去照顾的,他们属于老弱病残孕中的弱,属于被保护的对象。但是咸阳教育部门把已经发出的通知又悄悄删掉,这是相关部门没有坚持自己的立场的表现。事情是有争议的,但争议并不意味着谁对谁错,而且除了第一条应当再推敲之外,整个通知还是很好的。咸阳市教育部门在政策出台前没有充分和大家商量,收回通知的时候就显得很被动,缺乏一定的透明度。如果觉得政策不合适可以光明正大地取消或者明正言顺地纠正,这未尝不可。政府部门政策制定出现瑕疵,由于社会舆论的热议,又匆忙地删去文件,有点缺乏自信。
王晓勇坦言,从这个事件政府部门应该得到一些经验教训,政府部门做事必须要谨慎,出台政策要集思广益、增加透明度。政府的政策应当有弹性,建立可行性的纠错机制,知错能改。对于有些政策应该保持一些应有的自信,不应完全被社会舆论所裹挟。
细看整个事件,你或许发现这似乎不是什么大事,政策出台有争议,开诚布公地跟大家将清楚,寻求公众的谅解和支持。亦或主动公开承认失误,然后光明正大地停止文件执行,这也行。可咸阳市教育部门恰恰走了一步最烂的棋——删除通知,来个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网络时代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个出尔反尔的政策该让咸阳的中小学生如何执行,一个连错都不敢承认的教育部门,如何教育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呢?
208坊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中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而诚信是文明城市最核心的价值体现。政府部门应当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示范者和引领者,身先士卒地当好一个城市文明的标杆和典范。出台政策出尔反尔,企图掩盖过失,如此的教育部门该如何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起关键作用呢。错了不怕,就怕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显然咸阳市教育部门这道题答得很不怎么样。
来源: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208坊
本文系作者 @河马 原创发布在河马博客站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暂无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