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江苏中小学生刚返校复课不久,省教育厅就发布了一则重要通知。

在这则主题为“推进全面复学复课的通知”中特别强调了几点:

统筹做好线上与线下教学安排的有机衔接,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特别是要保障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正常开设,不得为追赶进度而加重学生日常课业负担。

同时,各地要加强学生作业和考试评价管理,遵照国家课程方案,严格控制难易度,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等级记分,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中小学要统筹考虑已开展线上教学、推迟放暑假等因素,合理安排好本学期教育教学计划,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课程教学安排指导意见。

该则通知一出,该话题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

江苏省在这个时间段发布这样的通知,几乎可以判断在此前的数周内,发生了多起事故,只是为了稳定学生和家长的情绪,把事故压下来了。在教育系统内应该会通气,要求各级领导、教师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从背景来看,江苏教育生态则比外界更加残酷。虽然江苏学子成绩突出,但教育之路却非常艰难,参见《学霸之省江苏,竟然一半的学生考不起高中!》

社会各界也对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多数学生当然是拍手支持,而站在反对一方的则主要是那些望子成龙,和看重升学率的教育人士。

正如一位家长所言:“一些重要节点的考试本来对孩子某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是一次总结和检测,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程度,不仅能够查漏,还能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如果不告知具体分数以及排名,孩子真正的学习情况家长们都无法了解,考试的意义也就没有了。”

而作为那些有过类似经历的人而言,分数可以说是学生时代最为重要的部分。这不仅决定了多数家庭成员间的和睦指数,还决定了学生们在学校中的地位。

前不久我听朋友说起他儿子家长群里真实经历:

他儿子所在学校每次考试都会公布各个学生的成绩与排名,本意是为了激励学生。老师也很认真负责,每次都会在微信里告知家长。

可老师并没有逐个通知,而是直接把班里每个学生的分数公布到家长群里,所有家长都知道了班里每个人的表现。

他们班里一个女生成绩一直都不错,但某次考试发挥失力,排名一下子落到了中下游,而老师也没太在意将孩子的成绩公布到了家长群里。

于是该女生家长因为面子问题回去好好教训了孩子一顿,把这孩子对于学习的热情一下子打没了,后来这个女生越来越叛逆,成绩也一落千丈。

老师无心之举,用一次分数毁了孩子的一生。可能以上的只是极个别案例,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成绩属于每个人的隐私,未经本人允许就擅自公布于众,会对一些学生造成刺激,有可能带来极端后果。

可话又说回来,《通知》中强调:各地要加强学生作业和考试评价管理,遵照国家课程方案,严格控制难易度,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等级记分。

换而言之是想以等级计分来取代原有形式,在我看来这样也不一定能降低社会焦虑感,这是因为社会的优质资源的分配一定要有排序规则的。

在文明社会,通过一套相对公开的规则(绝对公平和公正是不可能的)来获得优质资源。大家按照公开规则,而不是靠破坏生产力的暴力来配置优质资源。公平和公正是社会追求的目标,会随时间渐进地趋近。

教育的优质资源一定是短缺的。以前大学生稀缺,有个大学上就不错了,现在大学教育普及,但优质资源解决了吗?是不是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了?但清华北大学生担心就业吗?清华北大们能把全国学生都收了吗?如果全收了,也会分本部、二分校、三分校、10001分校。10001分校与本部相比,还是差的多。

不管社会如何发达,优质资源是比较级,总是处于稀缺状态。其实正是对稀缺的优质资源追求,形成了人类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对稀缺的优质资源的配置,必然要有排队规则,必然要PK。不是PK谁的腿特长,就是PK谁的智力长,那么就是PK谁的手伸得长!只有对优质教育资源有需求,就要对想获取优质资源的选手打分排队。

所以该问题的根本是在于我国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评价体系上的改革。

END
分类: 游戏攻略 标签: 暂无标签

评论

暂无评论数据

暂无评论数据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