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中提到,“总行管理的691名干部中,有220名干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统内工作”,“近亲繁殖”现象引发公众关注。

记者调查发现,近一年来,中央巡视组、各地的地方巡视组已披露多个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存在违规招聘近亲属问题。

在一些单位,通过“萝卜招聘”、绕道进人、内部照顾、交叉安排等方式,“近亲繁殖”现象多有出现。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综合自微信公众号“新华视点”、央视新闻、新京报

1

少数领导干部把近亲属安排在收入较高岗位

专家表示,国有企事业单位“近亲繁殖”,是指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违反有关规定,招聘或者安排近亲属到所属单位工作。

记者梳理发现,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近亲繁殖”现象并非个案,也由来已久。去年中央巡视组第三轮专项巡视31家单位中,就有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国气象局、中国人寿、农发行等6家单位涉及“近亲繁殖”问题。在去年中央巡视组前两轮专项巡视中,中国邮政、中石油、中海油3家单位也被通报存在“近亲繁殖”情况。

江西、海南、福建等地区的地方巡视组也发现不少国有企事业单位存在“近亲繁殖”问题,如“少数领导干部违规安排子女和亲属到本系统收入较高的岗位工作”等。一些违反任职招考回避制度的领导干部也因此被追责。

云南省反腐倡廉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周梁云等多位专家分析,领导干部违规进人,容易导致单位风气败坏、腐败滋生,并影响事业的发展。长期“近亲繁殖”的结果,往往产生内部违规提拔任用等问题,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风气,削弱其他员工工作积极性。

2

“近亲繁殖”三大手段

近年来,一些单位“近亲繁殖”手段不断翻新,越来越隐蔽。

“萝卜招聘”、量身订制

“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外学士学位,国际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屏南户籍,女,年龄25周岁以下。”这份被网友戏称为“个人简历”的招聘文件,就曾是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财政局下属收费票据管理所的公开招聘启事。此事被曝光后,宁德市人事局取消招聘计划并取消已聘用人员资格。

广西人社厅前新闻发言人指出,报考条件要求过细,为“萝卜招聘”留下了空间,“广西某市招聘一个人,不仅限定专业,而且还要求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硕士,这个条件一卡,就剩某局长的女儿一个人符合。我们对此事进行了严肃处理。”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列出“具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资格”、特定的大学毕业等与招聘职位无关的条件,其实就是以招聘为幌子,给某些人提供方便。

履历造假、绕道进人

2013年湖南江永县个别领导干部子女亲属“绕道进人”事件非常典型。据调查,7名违规进入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子女中,存在履历造假行为。比如当事人刘某,其父亲为原江永县副县长。2012年刘某进入江永县人社局,从事工伤救助管理岗位。

调查组翻阅其档案发现,调来之前其在新田县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上班,档案中聘用合同、履历、年度考核等全套正规的档案材料一应俱全。然而,调查组却不能查到其在原单位的事业编制入编手续,甚至原单位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

内部照顾、违规招聘

2014年,广东惠州市金属回收公司废旧机动车辆拆解中心被曝光招聘时“大量安插领导亲属”,经查,该中心几年来招聘的人员中6人为公司领导亲属,1人为职工亲属。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单位领导违规进人的手段更加隐蔽。“用‘萝卜招聘’、绕道进人这样的方式放到本企业,很容易被人发现问题,现在更多的是采取交叉安排的方式进行。

例如,两边子女的父母都是企业领导,大家相互通过‘萝卜招聘’方式帮助对方子女进企业,甚至相互帮助职务晋升。”广西一名干部告诉记者,这样的交叉安排表面上都有完善的程序,一般人看不出背后的利益交换,很难被发现、查处。

3

加强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全流程监督

近年来,在中央层面,先后出台《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和公务回避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对防止“近亲繁殖”作出明确规定。

比如,企业领导人员在录用、聘用、调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公务活动中,涉及本人和亲属时,不得参加有关调查、讨论、审核、决定,也不得以任何方式施加影响。

目前,各地在规章制度方面对国企的“近亲繁殖”现象有所限制:

安徽省六安市2015年1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招聘行为的通知》,明确实行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回避制度;

2015年3月山东省出台《省管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及报告说明制度的暂行办法》,规定山东省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需回避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及近姻亲关系。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步雷认为,目前,从中央到地方虽都有一些领导干部回避制度,但一些企事业单位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这些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对违规者没有作出严肃处理,使制度缺乏有效的震慑力。

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要加大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员工招聘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力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不仅对其亲属进行处理,而且也要对涉事干部严肃问责。

4

国企“近亲繁殖”不该久治难愈

央企、国企领导人有较大的经营决策和录人用人权,加之央企、国企的产权虚置,作为名义上的股东,民众实质上很难监督国企领导干部,这为央企、国企近亲繁殖提供了湿润的土壤。

据中纪委网站消息,去年底,中央第四巡视组对中国工商银行党委进行了巡视。近日,巡视组公布巡视整改情况,提到该行存在“近亲繁殖”问题,近三成干部配偶子女在系统内工作。

银行,包括国有五大行在内,存在比较突出的近亲繁殖现象,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人们在现实中也能感知一二。中纪委将银行近亲繁殖状况量化地告诉了人们——比30%还多一点。

这固然不排除家庭的耳濡目染,银行子弟对银行业务要精通一些,甚至基因里就有做银行业务的天分,即便不走后门进人,或是搞“萝卜招聘”,银行子弟也可能凭真本事竞争进去,在同样的业务和业绩竞争中也会胜出,进而得到更好的职位和待遇。

但“近亲繁殖”成风,领导干部在自己权力范围进人唯亲、任人唯亲。而这个现象何止在国有银行存在,在一些央企、国企里都比较突出。去年6月,中央巡视组对26家央企进行专项巡视,在报告巡视反馈情况时,提到多家央企被指出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近亲繁殖”、“带病上岗”等问题。

国企为什么近亲繁殖严重?这有历史成因,也有现实问题。从历史来看,过去的国企都是按战线、系统来划分的,带有浓厚的战时应备特色。这些战线和系统自成一体,相对封闭,系统里有从幼儿园到中学到大学的教育,从生到死的医疗保障,很多事情可以系统内部解决,很自然地,在招收员工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针对职工子女的“土”政策和倾斜办法,有的只作“内部消化”。

比如银行系统子弟,会更多地进入银行学校学习,就业按“专业对口”要求,会更多进入银行工作。没有如此家庭背景的,一者基础较差,二者读出来没有关系也难进这些待遇较好的系统,银行子弟多能优胜。

甚至过去在农、林、水、地矿系统,还存在“顶替”(顶名代替)这一工作分配模式,父亲或母亲退休后可招收其一名子女进入该单位工作,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到了市场经济时代,一些央企、国企“近亲繁殖”特色,一部分是历史的制度性安排造成的,而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对央企、国企领导权力监督不力。

央企、国企不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也存在近亲繁殖,但相对容易受到监督,尤其是进行“公考”、“国考”之后,“逢进必考”,虽然存在各种“萝卜招聘”,但近亲繁殖的难度大大增加。

可是央企、国企不同,它不是行政机关,是企业,企业领导人有较大的经营决策和录人用人权,加之央企、国企的产权虚置,作为名义上的股东,民众实质上很难监督国企领导干部,国企几乎成了国企领导的“独立王国”,有非常大的自主权,这为央企、国企“近亲繁殖”提供了土壤。

因而国企“近亲繁殖”的痼疾之所以久治难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国企市场化程度不高。国企改革,只有加快资本融合,推进现代企业化治理,企业才能任人唯才,从而解决“近亲繁殖”。

学术合作联系人:周邦民(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中信出版社为库叔提供下图所示书籍10本,以及15本知名经济类书籍赠予热心读者。每天都送,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每条文章都可以评),点赞最高者(数量超过三十),库叔会在评论区回复并通知得奖。当然,评论的质量库叔会进行把控的。想和库叔聊天请添加库叔微信号(lwkushu),合作请联系微信(18514203851)

分类: 源码分享 标签: 暂无标签

评论

暂无评论数据

暂无评论数据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