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第二季官宣启动,张若昀、宋轶、郭麒麟等原班人马回归,你看好第二季吗?
文|令狐伯光
10月19日,企鹅、新丽、阅文整了个2020年年度发布会。
这相当于一个新品推介会,会上就官宣了大量新作品。
其中引人瞩目的项目很多,这两部古装剧当属其中之一。

一部是首次曝出预告的《赘婿》。
另一部是正式启动的《庆余年2》。
这两部古装剧中一部已经杀青,另一部正式启动,如果再加上另一部正在拍摄的《雪中悍刀行》。
它们或许是未来国产古装剧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庆余年2》值得期待大家都能够理解。
毕竟《庆余年》的火爆,似乎刚刚过去不久。
《赘婿》和《雪中悍刀行》值得期待同样都能理解,毕竟都是大ip,全明星阵容的古装大剧嘛。
但是,这三部古装剧真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吗?
答案是可能真的是如此。

它们不但对于企鹅的“文娱产业链”古装剧部分至关重要,而且对于“男频小说ip改编的古装剧”;可能是除了“马伯庸式”古装大剧之外,最能够影响国产古装大剧的一个模式了。
这是否是夸大其词?
请跟随伯光一起看下去吧!

《赘婿》《庆余年2》《雪中悍刀行》的背后
在分析之前,还是要先讲下它们的背后吧。
这三部古装剧的投资、发行和制作公司组成,基本都是这样的(并不涉及导演和演员阵容)
企鹅+阅文+新丽——
背后更深的东西就不班门弄斧了。
企鹅和阅文,相信对于国产剧稍了解的都知道。
新丽成立于2007年,前身是东阳新经典影业有限公司。
2018年之前,新丽就是最具实力的国产剧公司之一。

但是,那几年国内影视产业乱象重重,新丽因为种种原因。
2018年,最终被阅文以不超过155亿收购。
众所周知,阅文是企鹅下面的一家公司。
这么一来,企鹅“文娱产业链”全部就打通了。
(企鹅投资发行+阅文提供小说ip+新丽制作电视剧+腾讯视频是播放平台+背后还能加游戏、漫画和动画等等)

最关键是,它下面也提供明星艺人。
说到艺人,这个还能牵扯到旗下的艺人肖战——
不管如何,企鹅的“文娱产业链”算是全部打通了。
2019年年底,这个模式主导的古装剧《庆余年》大获成功。

《赘婿》《雪中悍刀行》和《庆余年2》都成为这个模式的产物。
它不但对企鹅自己影响巨大,对于国产男频ip改编古装剧。
可能会是未来主流的方向之一。

国产古装剧的辉煌与堕落
按照惯例,还是要说说国产古装剧发展。
这个同样又要扯到内地导演团队,与港台导演团队拍的古装剧的差异。
1、2010年后国产古装剧的堕落
更早之前不提,80、90和00年代。
这个时期两岸三地,还有合拍的古装剧都非常不错。
但三地拍摄的古装剧,一直有很大的区别。

内地导演团队之前拍的古装成果,一直是拍历史剧、年代剧为主。
比如《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之类。
2010年过后,除了《大秦帝国》系列,内地历史剧衰落了。
其它也就郑晓龙折腾了一部《甄嬛传》,再到学习港台剧模式的唐人拍了部《步步惊心》(当然有其它历史剧)
香港擅长拍摄武侠剧,台湾地区则擅长拍摄戏剧。

2010年过后,当时市场上流行的古装剧,全都是港台导演团队拍的古装剧。
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港台导演团队拍摄的古装剧,成为阿宝色、磨皮抠图、五毛特效和玛丽苏古装剧的代名词。
2、2015年后国产古装剧的破局者

这个时候,用拍严肃历史剧的模式,来拍摄古装偶像偶像剧的《琅琊榜》出现了。
它不但在当年火成文化现象,对于国产古装剧的模式造成深刻的影响。
除了《琅琊榜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这种同家公司拍的古装剧;还有《军师联盟》《天盛长歌》《鹤唳华亭》这种直接受到影响的古装剧。
在此过后,除非那些小成本的网剧。
那些大投资,全明星阵容,改编大ip的古装大剧。
你只要还搞阿宝色,磨皮抠图和五毛特效那一套。

不但已经被观众彻底抛弃,而且会“钉在国产剧耻辱柱”上。
例子实在太多了,但注定名留青史的是这两部。
一部就是“抠图剧”,另一部则是“斗气化马”。

国产古装剧的破局者、是它还是它?
《琅琊榜》也只有它自己最成功。
说到底,这个模式的发展确实遭遇到了桎梏。
这个模式到底是什么模式呢?
详细分析太过复杂,这里简化成两点。
1、美术审美、服化道等制作水平的升级

2015年左右的国产古装剧,我们回头视为耻辱原因为何?
说到底:它就是影视工业的敷衍,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公然的在开历史的倒车。
《琅琊榜》是影视工业的突破,也是审美的回归。
在此过后,国产古装剧的服化道,美术审美未必符合历史(有架空)。
但制作越来越精良是基础,甚至开始赶超英美日韩剧。
2、它们通常改编的是女频网络小说ip

《琅琊榜》《天盛长歌》《鹤唳华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都是改编的女频小说ip。
只有《军师联盟》例外,它只是在制作模式有着大量的借鉴。
这个模式为何女频小说ip常见。
亦或者,它们为何青睐女频小说ip。
这个背后原因有很多。

比如热门男频ip改编的电视剧,以当年国内影视产业的不成熟,几乎是拍一部毁一部之类。
这当中还有很多其它原因,限于篇幅便不展开了。
不过,最终有两个半作品例外。
3、男频古装大剧的破局者,是它还是它?
一个是曹盾导演团队,从2017年的《九州海上牧云记》,再延续到2019年的《长安十二时辰》的成功。
同样不逊色《琅琊榜》影视工业突破。
但这两部古装剧,却都是男频小说ip所改编的。
前者是中国最大奇幻ip“九州世界”,可惜《九州海上牧云记》不算成功。
后来给予厚望的《九州缥缈录》同样没有获得巨大成功,差不多标志着“国产奇幻史诗古装剧”的失败。
(未来《镜双城》《斛珠夫人》《九州朱颜记》,据我个人观察应该是打着奇幻的古装偶像言情)
其中,马伯庸从宏观历史,寻找当代叙事的古装成果尤其多。
包括《风起洛阳》《风起陇西》《敦煌》《汴京》《清明上河图密码》等等。
(《风起洛阳》和《汴京》是爱奇艺与《长安十二时辰》出品方联合打造项目。《清明上河图》是《长安十二时辰》平台优酷打造的同类项目)
第二个便是2019年的《庆余年》了。
这个下面作分析。
剩下半个是什么呢?

那就是同样的猫腻小说改编,同样的企鹅出品的男频玄幻剧《将夜》。
2018年《将夜1》开播,虽然市场成绩逊色。
但口碑和质量的相对过硬,真的是一扫当年“男频ip改编古装剧”,拍一部就毁一部的晦气。
可惜的是,2020年的《将夜2》折戟沉沙。
原因与大量中国季播剧遭遇的问题一致。
更换演员阵容,电视剧改编与原著内容的失衡等等。
国产古装剧的模式与未来
我们回到《赘婿》《庆余年》《雪中悍刀行》上面来。
一开始,为何说到对国产古装剧的影响要加“男频”二字。
原因是就当前,以及未来两三年的国产古装剧而言。
国产古装剧的模式有很多。
一是偏老派的严肃历史剧。
比如《大秦帝国5》《山河月明》等等。
二是港台导演团队一路延伸下来的古装仙侠神话言情。
从《古剑奇谭》到《花千骨》,从《三生三世系列》再到《琉璃》等等。
三是港台导演团队一路发展下来,有些偏言情的宫廷剧。
从《武媚娘传奇》到《锦绣未央》,未来的《长歌行》《青簪行》到《大唐明月》等等。
那些不走寻常路,却同样吸引观众的小成本古装网剧。
甚至,还有明明名声有着较大的争议,却每次都能见缝插针,再次笑傲江湖的于正的古装剧。
不过——
我们从愈演愈烈的国内小说IP改编潮,再到国产古装剧模式的影响来讲。
《庆余年》式古装大剧的模式,与马伯庸式古装剧的模式,明显会是未来几年国产古装剧的主要方向之一。
男频小说ip改编古装大剧,更会是最重磅的霸屏者。
马伯庸古装大剧,有机会再作分析。
那么,《庆余年》式古装大剧为何会成功呢?
《庆余年》与男频古装剧的崛起
我们要知道《庆余年》的崛起。
首先得明白,《琅琊榜》式女频古装剧为何失败?
除了“以为《琅琊榜》是开始,结果却是巅峰”的其它作品不行之外。
真正的原因,还是有这个模式已经难以突破了。
据我个人观察,后续作品在这三点上都没有做到平衡。
越来越精良的制作水平+历史朝堂的权谋的拿捏+后宫男女言情的深线——
以《琅琊榜》后几部相同模式的古装剧而言。
说了你们可能不信,各方面做得最均衡的是《军师联盟》、《琅琊榜2》和《知否知否》。
《天盛长歌》《鹤唳华亭》《清平乐》等剧太纠结了。
总结一下,问题大概就是越来越精良的服化道(制作越来越好),但历史朝堂权谋戏,与男女感情戏太过纠结(讲不好一个故事)。
如同张艺谋,陈凯歌,管虎等国产商业大片式的纠结。
《庆余年》为何能大获成功?
它找到了男频爽文,成功改编成电视剧的爽点(虽然烂尾)。
至少与失败的《斗破苍穹》《武动乾坤》等,半失败的《将夜》相比。
这个模式有效,而且成功。
在此过后,有了《赘婿》《雪中悍刀行》《庆余年2》。
虽然它们未必是同一时间立项、筹备和拍摄。
但同样的模式,相似的导演团队,甚至高度重合的演员阵容。
尾声
根据上面分析,这个模式似乎天下无敌了?
答案当然不是如此。
画饼从来都是很美好的,实际操作却很难。
单单就这三部古装剧,《赘婿》《雪中悍刀行》未播。
哪怕获得成功的《庆余年》。
《庆余年2》难道就一定会成功吗?
先别说这部剧都还没正式开拍(还没有正式官宣全部演员)。
它能否避免《将夜》《古董局中局》等等。
那些国产季播剧那种更换演员阵容,电视剧改编与原著平衡的问题呢?
如果《庆余年》要要拍三季?
那《赘婿》《雪中悍刀行》要拍几季呢?
这不但是企鹅“文娱产业链战略”面临的重大挑战。
伯光相信是所有国产剧都要面临的问题。
最后,《赘婿》《庆余年2》《雪中悍刀行》值得期待。
马伯庸式古装剧和很多国产古装剧,同样都值得期待。
不管如何,《琅琊榜》后国产古装剧确实来到下一个阶段。
但产业链尚未成功建立。
国产剧仍需努力!
本文系作者 @河马 原创发布在河马博客站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暂无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