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成功!美国果然不甘心:导弹是乌克兰的,但责任仍是俄罗斯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俄乌冲突还没结束,美国又开始为俄罗斯“编织”新的陷阱。据环球网11月17日的报道,五角大楼掌门人奥斯汀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支持波兰的“初步评估”,也即袭击波兰境内目标并造成2人死亡的导弹事件,“可能是由乌克兰防空系统引发”,但奥斯汀话锋一转,他强调,“不管得出什么结论”,“俄罗斯都必须对这一事件承担最终责任”,因为,“俄罗斯入侵了乌克兰”。
就在奥斯汀防长表态俄罗斯要为波兰导弹事件负责之后,战斗民族立马就坐不住了,据俄塔社17日的报道,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愤怒地表示,这说明,“美国政府根本不在乎调查结果”,要求俄罗斯为此负责,是因为“政治原因”。美国防长奥斯汀和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的表态,证实了16日咱们在文章中的两个论断:其一,“真相并不重要”,“关键是美国的态度”;其二,美国“再次将枪口顶在了俄罗斯的脑门”。
为什么“真相并不重要”,原因很简单。据《环球时报》11月15日的报道,在土耳其的斡旋下,美俄两国高级代表14日在土首都安卡拉进行了秘密谈判,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的首次。美俄为什么要举行“秘密谈判”?因为俄罗斯“扛不住”了,自9月份以来,俄军接连丢失哈尔科夫、红利曼,前段时间还主动撤离了赫尔松首府,全军退缩到第聂伯河沿岸,就连克里米亚都暴露在了乌军的火力打击下。
由于战事不利,又主动放弃赫尔松,普京在国内承受了巨大政治压力,就连被誉为普京“大脑”的地缘政治学家亚历山大·杜金都开始“反水”,要求普京为“战败”负责。内忧外患之下,普京选择“无条件求和”,大帝表示,“俄罗斯不是西方的敌人”,俄罗斯“准备与美国进行谈判”,俄外交部副部长鲁连科确认,莫斯科没有为谈判“预设任何条件”。俄罗斯是“主动求和”,想要从战争泥潭中爬出来,主动权无疑在美国一方。
因此,用膝盖想也知道,美国肯定会向俄罗斯提出很多要求,如果普京“不答应”,那么俄乌冲突势必还会打下去,就在美俄“密谈”的敏感时刻,波兰爆出“遭到俄罗斯导弹袭击”的消息,超级大国会浪费一个“对俄施压”的机会吗?所以,咱们在16日的文章中明确指出,“真相并不重要”,关键是美国的态度,现在扎哈罗娃就证实了咱们的论断,扎哈罗娃表示,“美国政府根本不在乎调查结果”。
之所以说,美国“再次将枪口顶在俄罗斯的脑门上”,主要是因为,波兰是北约成员国,根据《北约宪章》,对任何成员国的攻击,都会被视同为对北约的集体攻击,北约将启动“共同防卫机制”。所以,波兰“导弹事件”无疑将为北约提供介入俄乌冲突的“绝佳借口”,普京面临“要么让步”,“要么开战”的“艰难选择”。美国防长奥斯汀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不管调查结果如何”,俄罗斯都必须承担“最终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咱们16日的文章做出“两大论断”之后,不少吃瓜群众表示“不服”,因为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导弹可能是由乌克兰发射的”,“不大可能来自俄罗斯”,既然超级大国这么说,又怎么可能“敲诈”俄罗斯?所以,吃瓜群众认为,这是“意外”,咱们文章的“阴谋论”是不成立的。现在事实证明,咱们的判断是准确的,美国“不在乎调查结果”,铁了心“要俄罗斯负责”,这怎么不是施压,怎么不是敲诈?
那么问题来了,而且这个问题很重要,那就是,为什么美国一方面表示,波兰“导弹事件”可能是乌克兰制造的,另一方面又要俄罗斯负责呢?这是“哪门子道理”?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一旦美国立马认定,这个事情就是俄罗斯干的,就是俄军导弹袭击了波兰,那么美国就“没留任何余地”了,直接把俄罗斯“逼到了墙角”,那还怎么施压?美国要的是“普京让步”,而不是直接开战,所以不能一开始就认定是俄罗斯。
所以,拜登表示,导弹“可能”不是来自俄罗斯,而是来自乌克兰,是乌军“误射”,这绝不是为俄罗斯“讲好话”,大家想想,美国凭啥为俄罗斯“撇清”责任?美国啥时候“干过好事”?拜登这么做肯定是有目的的,那就是给普京考虑的时间。如果普京同意做出“重大让步”,那么美国就会“一锤定音”,这就是乌克兰导弹,泽连斯基别瞎比比,说你有责任,你就有责任,你得配合导演,小泽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如果普京不愿让步呢?那也很好操作,这不,美国防长奥斯汀出面“施压”了,明确表示,“不管调查结果如何”,“无论如何”俄罗斯都必须承担“最终责任”,这也证明了咱们在16日文章中的论断——“枪口顶在俄罗斯的脑门上”。网友们认为,拜登都说可能是乌军“误射”,那就没俄罗斯什么事,这是“意外”,这么想就“Too young,Too simple”了,同志们想想,美俄谈判之际,波兰导弹事件就发生了,就特么这么巧?
如果这是“偶然”、“意外”,那上帝也太偏爱美国了吧,这明显是“送牌”给超级大国打,咱们是不信上帝的,“上帝保佑美国”,那只是一个口号。所以,咱们还是认为,这是美国对俄施压的重要手段,如果普京不让步,不排除北约启动“集体防御机制”,加大对乌援助力度,甚至直接出兵乌克兰,目前美国第101空降师4700多人已经部署到了乌克兰边境,随时可以出兵作战,美军一旦进入,其他各国军队也会进入。
到时普京怎么办?用常规手段硬刚“多国联军”,还是使用核武器?这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波兰“导弹事件”非常严重,但还是那句话,“真相并不重要”,“关键是美国的态度”。现在咱们假设一下,迫于美国的巨大压力,普京做出了“重大让步”,波兰“导弹事件”又会怎么结束?十有八九,那就是认定,这是一枚乌克兰导弹,俄罗斯的责任也就“轻轻滑过去”了,但这也对美国有利。
一方面,正如前面说的,责任在乌克兰的前提是——普京做出“重大让步”,所以美国“得偿所愿”,“一点不亏”;另一方面,将责任扣到乌克兰的头上,顺势就能减少对乌军援,推动俄乌谈判,让俄罗斯“体面结束战争”。所以,拜登“一口白牙两面针”,“左说左有理,右说右有理”,总而言之,总是“美国有理”,怎么做都符合超级大国的利益。所以从去年6月份到现在,咱们不止一次发文,怀疑美国在大国博弈当中使用了“人工智能”,不止一次呼吁对“战略博弈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否则将会极为被动。
本文系作者 @河马 原创发布在河马博客站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暂无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