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要一行代码秒上云,工具自然少不了,这里推荐使用华为云弹性云服务器ECS搭配华为云DevCloud。

年底很多项目都忙着验收回款,验收回款的意义有多重大——成了,项目组发奖金;不成,别说奖金,明年开春团队保不保得住都难说。今天XX云项目的客户领导突然提议要在明天进行项目初验,项目经理小贾悲喜交加,喜可以理解, 悲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XX云原定在年后三月进行项目初验,因为小贾为人热情厚道,客户关系搞的也不错,所以客户领导决定提前初验,好让开发团队过个好年。提前验收是个好事,可是生产环境还没完全搭起来——刀片机到位了,网络还没配置,程序运行环境、数据库啥的更别提了,一天时间根本搞不定,可告诉客户还没准备好的话,年前验收估计没戏了。

“客户有意愿初验,那就必须拿下,可是生产环境都没弄好,咋整呢。我问问强哥,看看他有没有啥办法。”小贾真没辙了。

强哥是XX云的研发大牛,作为团队骨干,这种小Case自然难不倒他。“亏你还是咱们XX云项目经理,云呀,你可以代码上云呀!”

“代码上云和本地有什么区别么?”小贾一脸疑惑。

“来,让强哥给你唠一唠这里面的门道。”

什么是代码上云

随着时代发展,IT项目对本地硬件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用户,越来越高的稳定性,越来越强劲的计算能力等。当然除了硬件环境外,还需要一支专业运维团队去配置、运行、维护这套环境,不管是资源投入,还是时间投入对企业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云”应运而生。

“云”即云计算,指一种提供资源的网络,使用者可以随时获取“云”上的资源,按需使用且可无限扩展。大多数情况下,“云”可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化管理,相比本地资源,只需少量人力参与,就能让资源被快速提供。

“上云”是指将应用从本地部署或迁移至“云”上的过程,应用上云后,开发团队可以不必再过分关注硬件、环境等问题,因为云服务提供商的专业团队会保障环境稳定运行。

为便于理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用老式随身听听音乐,需要不断地购买卡带或者cd(不管是体积还是成本都很大),而现在我们只需要用音乐软件搜一下想听的音乐,就可以直接听了,这就是本地环境和“上云”的差别。

“说了这么多,你明白了么”强哥问道。

“你的意思是,我直接把应用部署到云主机上?网络、环境啥的都不用管了?”小贾似懂非懂。

“也不全对,虽然现在云主机,云数据库等各类云产品功能很全,但是你还是得根据咱们项目修改一些应用配置,不过工作量相比于之前来讲,真是少多啦。”强哥自信的说道。

听了强哥的建议,小贾内心的大石头落地了,验收和年终奖看来都不成问题了“云竟然这么厉害,我之前还真没了解过,哈哈哈哈。”

“云的优点还不止这些呢,强哥再给你唠一唠?”

“行啊~”

代码上云的优点

代码上云的优点有很多,在此列举以下四点:

1.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开发团队直接从供应商处获取资源,无需花费大量金钱来购买和维护资源(包括机房、主机、运维团队等),大大降低了资金支出。

另外普通的开发团队很难应对来自网络的各种攻击,而使用云服务则可以借助专业的网络安全团队来有效降低风险。

2、按需购买,即开即用

开发团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自己需要的配置,同时很多云厂商会提供“包年/包月”、“按实际时长计费”等多种计费方式。当资源不被需要时,可直接释放。

3、弹性易用

开发团队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自行定义弹性伸缩策略,通过可视化控制台配置定时或者周期性的监控策略,动态的调整弹性云服务器实例,保证业务平稳健康运行,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减少资源投入。

通过云计算架构,当云资源无法满足应用生产时,开发团队可以对所用资源的配置进行升级。

4、可靠性高。

各大云平台通常会提供安全、稳定、高速、隔离、专有的网络传输通道,以保障云资源的网络稳定,同时提供开放性的云监控服务平台,提供资源的实时监控、告警、通知等服务,让开发团队可第一时间知悉业务运行状况。

“代码上云优点多着呢,正好我这有一个SpringBoot的Demo,给你打个样,让你看看什么叫‘一行代码秒上云’。”强哥越说越激动。

“好啊,等我看完,我就把咱们项目上云。”

华为云DevCloud如何实现“一行代码秒上云”

想要一行代码秒上云,工具自然少不了,这里推荐使用华为云弹性云服务器ECS搭配华为云DevCloud。

弹性云服务器ECS

弹性云服务器是由CPU、内存、镜像、云硬盘组成的一种可随时获取、弹性可扩展的计算服务器,同时它结合虚拟私有云、虚拟防火墙、数据多副本保存等能力,为您打造一个高效、可靠、安全的计算环境,确保您的服务持久稳定运行。弹性云服务器创建成功后,您就可以像使用自己的本地PC或物理服务器一样,在云上使用弹性云服务器。

购买弹性云服务器ECS时,可以按需选择主机的计费模式,主机配置,操作系统等属性。

购买完成后,就拥有一台云端的弹性云主机。

华为云DevCloud

华为云软件开发服务(DevCloud)是一站式云端DevOps平台,面向开发者提供的云服务,即开即用,随时随地在云端进行项目管理、代码托管、代码检查、流水线、编译、构建、部署、测试、发布等,让开发者快速而又轻松地开启云端开发之旅。

新建项目

通过华为云软件开发服务(DevCloud)进入华为云DevCloud后,可以直接新建项目。

选择“Scrum流程”开发流程,设置项目名称为“demo”,输入项目描述信息。如下图所示:

完成项目创建。

主机组管理

点击项目“demo”顶部右侧的 “设置”下的“通用设置”。然后在通用设置页面左侧菜单栏选择“主机组管理”,点击“新建主机组”按钮添加主机组。

在主机组管理功能中,填写项目需要部署运行的主机信息,如IP、用户名、密码等。

代码托管

代码托管 CodeHub,源自华为千亿级代码管理经验,基于Git,提供企业代码托管的全方位服务。

点击项目“demo”项目顶部菜单栏“代码”,然后选择“代码托管”进入代码托管界面,点击“普通新建”按钮右侧的下拉箭头“V”并选择“按模板新建”

选择名为“Java Web Demo”的官方代码仓库模板,点击“下一步”。

根据提示填写仓库关键信息,即可生成代码仓库

当然这里只是示例,代码仓库的操作、功能和本地Git仓库基本相同。

代码检查

代码检查(CodeCheck)是基于云端实现代码质量管理的服务,软件开发者可在编码完成后执行多语言的代码静态检查和安全检查,获取全面的质量报告,并提供缺陷的改进建议和趋势分析,有效管控代码质量,帮助产品成功。

点击项目“demo”项目顶部菜单栏“代码”,然后选择“代码检查”进入代码检查界面,选择“web-dev-codecheck”检查任务,进入

进入代码检查任务的“设置”界面,选择“规则集”在Java语言的“启用规则集”中选择“安全检查规则集”

点击“开始检查”启动代码安全性检查任务执行。

稍作等待,待任务执行完毕,点击“概览”查看检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实际开发中可根据代码检查报告,对代码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修复后再执行安全检查直至问题达到可允许的范围内。。

编译构建

编译构建(CloudBuild)基于云端大规模并发加速,为客户提供高速、低成本、配置简单的混合语言构建能力,帮助客户缩短构建时间,提升构建效率。

点击项目“demo”项目顶部菜单栏点击“构建&发布”,选择“编译构建”,进入编译构建服务首页,如下图所示:

点击系统自动创建的名为“WEB-Dev-cloudbuild”构建任务所在行的“开始构建”按钮,开始进行编译构建(构建步骤可根据自身项目自行配置)。

点击项目“demo”项目顶部菜单栏点击“构建&发布”,选择“发布”,按照构建任务名称及时间戳点击查看构建生成的软件包

部署

部署(CloudDeploy)提供可视化、一键式部署服务,支持并行部署和流水线无缝集成,支持脚本部署,容器部署等部署类型,支持java、node.js、python等多种技术栈,实现部署环境标准化和部署过程自动化。

点击项目“demo”项目顶部菜单栏点击“构建&发布”,选择“部署”,进入部署服务页面,如下图所示:

按上图所示点击“web-dev-deploy”部署任务所在行的图标,进入任务编辑页面。“web-dev-deploy”是代码模板自带由系统自动创建的,实际开发项目需要根据业务场景自行创建部署任务

启动执行后,等待部署任务执行完毕,如下图所示:

访问结果如下图所示:

“小老弟,看明白了么?”强哥问道。

“明白,代码上云也不难嘛,也就几分钟的事。”

“嘿嘿,我还有一招没秀呢,那就是流水线,有了它,以后每次发版更新,那都是秒上云了~”

“哦?流水线?”

流水线

流水线 CloudPipeline提供可视化、可定制的持续交付流水线服务,实现缩短交付周期和提升交付质量的效果。

点击项目“demo”项目顶部菜单栏点击“构建&发布”,选择“流水线”,进入流水线服务页面,如下图所示:

按上图所示点击名为“WEB-Dev-pipeline”流水线任务所在行的图标,进入任务编辑页面。“WEB-Dev-pipeline”是代码模板自带由系统自动创建的,实际开发项目需要根据业务场景自行创建流水线任务。

通过流水线,可以将之前配置的任务串联起来,自动执行,提升研发效率。

“原来项目上云这么方便啊!我之前一点都没了解呢。”小贾感叹道。

强哥语重心长的说:“现在咱们IT圈干啥都离不开云,你应该多了解一下了云啦 ~”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都2021了,还没体验过项目上云?——让华为云DevCloud带你一行代码秒上云。》,原文作者:敏捷的小智。

点击关注,第一时间了解华为云新鲜技术~

分类: 教程分享 标签: 暂无标签

评论

暂无评论数据

暂无评论数据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