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教培机构的噩梦是一波接一波,虽然政策并未明确指出全面“禁补”、“取缔”教培机构,但是对校外培训机构在收费、补课内容、补课时间等各方面都会监管,然有些人不珍惜机会,想法设法“钻空子”。

从当前教育大环境及国家下定决心整治教育风气来看,多数教培机构都会以凉凉而收尾。从7月14日“双减”政策推出以来,各大教培机构纷纷发文表示支持,自身也是在积极的谋求转型,更甚的是直接倒闭关门跑路了。

虽然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规范教育教学,但是有些人他就是掉在“钱眼儿”里了,俗话说“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在“双减”政策推出后,有些地方出现了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换个“马甲”逃避监管等隐形变异问题,引起了许多家长的不满,纷纷对政策表示怀疑,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转入“地下”,换个“马甲”就能逃避监管?教育部再出手,噩梦再次来临

不得不说教培机构确实有才,什么样的“妙招”都能想出来,但一切计谋在国家政策面前都变得不堪一击,教育部这次明确表示:强化监管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也许之前教培机构是走在寒冬的路上,现在怕是真正的步入寒冬了,对于不规范,不符合国家要求的教培机构今后怕是很难在有所作为了。

那些算是变相培训行为?

1、“换马甲”的方式,打着别的名义,实际上仍是从事学科类补课行为,如: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2、违反培训人员有关规定,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这一类行为也会被严惩;

3、网课的方式:一些机构或者老师通过”录播“、”直播“等方式进行学科类培训,这种行为也算是变相开展培训行为;

4.违反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及其它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都算是变相培训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

国家对于教培机构的整治不管从哪方面看初衷其实都是好的:

一方面实行“双减”也是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现在的学生压力太大了,周末基本上都是奔走于各个补习班中,父母也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在培训这方面;

另一方面国家也是为了整顿教育风气,净化教育环境,毕竟教育是国之根本,国家再不出手资本就注入干涉了,也是减轻了教育内卷现象。

许多家长担心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不管教育如何整顿,孩子以后毕竟是要参加中高考的,作为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飞得更远;其实家长们不用太担心,国家是为了一步一步实现教育公平,从各地开始推出“教师轮岗制度”就不难看出,国家也是在一直致力于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打造高质量教学模式。

个人分析:

从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来看,是下定决心整顿教育风气,净化教育环境,减轻教育内卷,这一系列的措施完全是针对各类不规范行为实施精准打击。

所以教培机构要想真正地生存下去,就必须严格遵守每一项政策,规范各类培训行为;一切猫腻行为都必将受到严惩。

话题讨论:对于这项政策如何看待,是否能进一步肃清不规范教培机构?

(注:文章中图片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分类: 百科知识 标签: 暂无标签

评论

暂无评论数据

暂无评论数据

目录